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河南桐柏:创新模式助力精准扶贫

初秋时节,走进桐柏县淮源镇陈庄村,美丽乡村的崭新面貌让人眼前一亮:青瓦白墙的农家小院、四通八达的连户道路、绿树环绕的文化广场、白鹭蹁跹的淮源湿地、上万亩的木瓜种植基地,数不清的苗圃茶园,如诗如画,美不胜收,犹如进入了世外桃源。

陈庄村党支部书记范远刚告诉记者:“通过这些年开展精准扶贫,我村群众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贫困人口已降为4%,人年均纯收入由不足2000元达到6800元,还发展成为全省首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我们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谈及今后的发展,范远刚信心满满。

陈庄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是该县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桐柏县委书记莫中厚告诉记者,近年来,革命老区、国家级贫困县桐柏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国家扶贫开发政策,建立完善“县有规划、乡有计划、村有方案、组有产业、户有项目”的“五有”精准扶贫攻坚机制,克服基础差底子薄的劣势,积极探索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扶贫新举措,着力促发展惠民生,构建生态富强和谐桐柏。贫困村由2011年的95个减少到目前的64个,贫困人口由7.59万人减少到4.27万人。

统筹规划提升扶贫精准度

“实施精准扶贫,必须盘清家底、对症施策。只有因地制宜、一村一策、精准发力,才能保障彻底拔掉穷根。”桐柏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贾松啸说。为确保扶贫对象精准,该县在原有贫困人口建档立卡的基础上,从今年4月份开始,组织县、乡镇、村、组四级干部1000余人,深化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按照《河南省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及管理办法》要求的“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工作法,对贫困人口进行了进一步复核,将原来因无劳动能力而未纳入贫困人口的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二级以上残疾人和符合条件的贫困低保户,通过规定程序纳入到贫困人口中来。目前,全县确定贫困人口14039户42652人。同时,对确定下来的贫困户,由各村第一书记和结对帮扶责任人逐户调查,详细采集相关信息,找准致贫原因,明确了脱贫时限、帮扶措施,逐户建立档案,做到了“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档”,贫困人口数据更准、底子更清,为进一步开展精准帮扶奠定坚实基础。

不仅仅底子精准,还要做到目标精准,帮扶思路精准。按照今年完成10600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目标,以及2019年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总要求,桐柏县组织千名干部深入开展县情民情大调研活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听建议、谈想法、话发展,逐村逐组逐户摸清底数,算清基础帐、增收帐,区分类别。通过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致贫原因进行分类,发现造成农民致贫的原因有“三缺”,即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以及因病、因残、因灾、因学致贫,一些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等等,大部分贫困人口致贫原因非单一性,往往是多重原因致贫。针对不同致贫原因,该县认真分析研究,按照省委省政府制定的脱贫攻坚“五个方案”要求,精准谋划“五个一批”脱贫路径。同时,针对贫困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落后状况,组织26个行业部门对照贫困村退出标准,制定了行业脱贫攻坚规划。在继续完善县级扶贫数据平台的基础上,编发精准扶贫宣传手册8000份,印制驻村工作队结对帮扶联系卡14000份,制作了《桐柏县精准脱贫规划图》,广大干部群众将减贫目标、脱贫时间、扶贫措施、产业培育、帮扶责任全部“上墙”,并将重点任务和责任落实到部门、乡镇、村和户,确定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确保了扶贫的精准性和工作的时效性。

履行使命打出扶贫“组合拳”

“完成扶贫攻坚历史使命,必须精心谋划,‘集团作战’,齐头并进,一气呵成!”桐柏县的决策者们掷地有声。他们重点抓住改善基础设施、培育富民产业、发展社会事业三大任务,坚持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硬件强化和软件提升相结合,在整村推进、驻村帮扶、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安排、资金使用等方面全方位提高精准度。着力培育特色产业。紧盯见效快、增收效果好的特色农业、劳务输出业,引导贫困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夯实增收基础。今年上半年,全县贫困户个人或者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发展有机茶叶2000亩,发展苗木花卉300亩,发展中药材4000亩,林果2000亩。输出贫困劳动力2000人,实现劳务收入3000万元。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该县坚持把项目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支撑,统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行业部门项目资金和社会扶贫资金4.6亿元,用于扶持贫困村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650万元,交通、水利、农业等26个行业部门资金3.65亿元,社会扶贫资金2850万元。今年上半年,已落实各类扶贫资金3.26亿元,17个整村推进村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加速实施,全年计划新修县乡道路304.6公里,已建成15公里,178公里已进入招标程序,111.6公里正在组织项目申报。“今年是农村公路‘三年行动计划’的最后一年,我们要加快建设步伐,确保今年目标完成,全年建设不少于115公里,改造危桥10座800延米,建设投资不低于8532万元,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85%以上。”桐柏县公路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县还落实农村小农水项目5个,正在组织施工3个。新建农村输变电站3个,目前已完成建设任务的60%。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保障。坚持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向贫困村覆盖和延伸,让贫困群众平等参与小康社会建设、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正在改扩建乡卫生院3个,建设乡镇敬老院3个,建成标准化卫生室5个,贫困村公共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强化上级帮扶力度。省发改委、水利厅、财政厅等部门,积极安排项目资金,加大对桐柏投放力度。目前,省发改委安排的搬迁扶贫资金已经到位4955.7万元。省国开行对我县提供第一批4亿元的融资贷款的基础上,最近又提供2.5亿元贫困村整村推进政策性贷款,解决扶贫资金投入不足问题。省水利厅安排的小农水塘堰清淤项目资金2400万元已经到位,河道治理资金4600万元8月底即可批复到位。省林业厅投资300多万元建成珍珠花基地500亩,为贫困群众增加收入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其他省、市、县等驻村帮扶单位,均立足行业优势,安排符合老区贫困群众的项目资金,助力我县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拓宽渠道助力脱贫“加速度”

“政策、方法对了头,工作一步一层楼”。桐柏县着力从金融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等方面精准发力,统筹社会力量,集中精准帮扶,稳步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努力实现稳定脱贫目标。在金融扶贫方面,出台了《桐柏县金融支持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意见》,县财政拿出1000万元作为担保基金,由县农商银行对缺乏资金的贫困户以及相关合作社、家庭农场给予扶贫贷款,开通方便快捷的贷款“绿色通道”,贷款总额不低于5000万元,支持发展项目,加快群众脱贫致富。

加快实施农村电商扶贫。县政府把电子商务纳入扶贫开发工作体系,通过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活动,鼓励引导电商企业为贫困乡村特色农产品开辟网上销售平台,推动贫困乡村特色农副产品、旅游产品网上销售,促进农村电子商务普及应用。为此,该县成功举办了桐柏县“互联网+电商精准扶贫”高峰论坛,邀请苏宁云商集团、百姓通村网络有限公司等10多家互联网企业参加论坛,着力实现特色农产品上线销售、农资和工业品下乡双向互通,助推精准扶贫。目前,桐柏县借助苏宁电商、云书网及新农宝等五大电商平台,基层电商服务点已建成210家,覆盖所有行政村,交易额达3000余万元,服务农民近12万人。同时,该县强力实施异地搬迁扶贫。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计划编制。今年计划搬迁安置330户1300人。该县还大力实施“富民增收计划”,组织开展茶叶、蔬菜等农产品赴省进京活动,探索“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家庭农场+贫困户”等形式,充分发挥全县300个专业合作社和100多个家庭农场的帮带辐射作用,帮助贫困户销售各类农产品,确保了贫困户收入稳定。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光伏扶贫新路子,在贫困村建设光伏等农村新型能源,目前,该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文化惠民增强脱贫“内生力”

“输血”重要,“造血”更重要,扶贫既要送温暖,更要送志气、送信心,从思想上、精神上进行帮扶。该县将文化惠民工程与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牢固树立“扶贫先扶志 扶贫必扶智”的理念,不断加大文化扶贫力度,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提供精神引领和智力支持。

该县通过媒体宣传、文艺宣传、理论宣讲、公益广告宣传等举措将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落细、落小、落实”。深化拓展“节俭养德、孝老爱亲”、“践行价值观、文明我先行”、“传承好家训、建设好家风”等核心价值观践行活动。在全县215个行政村设立善行义举榜、信息公示栏,开展“十佳新型农民”、“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致富能手”及“最美家庭”评选活动,积极开展“道德模范”系列、“最美桐柏人”系列及“人民满意”系列先进典型推介,让致富信息上墙,先进典型上榜,扬正气、树新风,在全社会营造脱贫光荣、勤劳致富光荣、善行义举光荣的良好氛围,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文明素质和乡村文明程度。

与此同时,该县积极整合文明新村、美丽乡村及文明廊道建设,围绕加强农村文教、科技、卫生服务,着力推进“一部一校一园一室一所一场”为主的公共事业工程,提升农村服务功能,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成立乡村互助社、道德协会、红白理事会,移风易俗,倡树新风,实施环境整治,建设文化广场,组建文艺小分队,开展三下乡活动,自编自演群众喜闻乐见的乡土文化和身边好人好事,着力打造“绿色家园、欢乐家园、和谐家园”。精心打造文明廊道,将文明村连线成片,通过先进村带落后村,富裕村带贫困村,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取长补短,统筹推进。广泛开展公益广告、社会志愿服务及扶贫帮困、慈善捐助等公益活动,弘扬正气、倡树新风,传播正能量。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加速完善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建设项目,积极打造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至目前,该县已建成80余处近3万平方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文化墙和文化长廊,设置致富信息墙及善行义举榜330余处。年均开展各类三下乡活动500余场次,3200余名志愿者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近300次,直接受益群众达6万余人,全县农民文明程度及道德水准得到显著提升。

强化监管增强扶贫透明度

为确保中央和省、市精准扶贫工作有关精神落到实处,该县纪检监察部门把助力脱贫攻坚当作重要的政治任务,主动作为,强化监督,层层压实各级党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对财政扶贫资金监管,以严明的纪律为打赢扶贫攻坚战提供有效保障。严明精准扶贫工作纪律。把严明扶贫攻坚工作纪律作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来抓,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出台了《关于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加强纪律监督的通知》和《督促扶贫部门开展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等文件,明确 “六个严查”,对精准扶贫工作不力或弄虚作假的要严肃问责,对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党员和干部要依纪依规严肃处理,从严查处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发生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以铁的纪律推动精准扶贫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强化监督检查工作机制。整合纪检、检察、信访、财政、审计等部门力量,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坚持“政府主管、部门主办、纪委主核”,切实履行职责范围内的监督责任,构建主管部门直接监督,纪检监察综合监督,乡镇党委、政府属地监督,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上下联动的监督工作机制,确保监督检查全面覆盖、不留死角。同时,县纪委把精准扶贫工作督查纳入重点工作内容,督促职能部门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对扶贫政策落实和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建立扶贫领域基础数据联通机制和纪检监察机关与扶贫部门的有效对接机制,健全线索快速移送和案件查办协作配合机制,确保精准扶贫各项政策在落实过程中不出现偏差,确保资金拨付运转不出问题。加大责任追究工作力度。严格落实相关规定,坚持“一案双纠”,加强对扶贫领域问题线索的纪律审查,综合运用约谈函询、诫勉谈话、通报批评、组织处理、党政纪处分等方式,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典型问题和案例,发挥震慑和警示教育作用,营造廉洁扶贫的良好社会氛围。

精准扶贫工作实施以来,该县检察部门立足检察职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完善工作制度,搭建起精准扶贫工作平台。同时,强化检察监督,坚持惩防并举,确保扶贫资金健康运行。该院先后组织职务犯罪预防专家到县直有关单位、乡镇人民政府和贫困村委以案释法、宣讲法律法规10余场次。对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坚持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规范精准扶贫为原则,向有关单位发送检察建议8份,先后依法立案查处了2起滥用职权及贪污受贿案,扶正了扶贫开发资金运行路径,有效避免扶贫开发资金“跑、冒、滴、漏”。

强化党建打造扶贫生力军

“推进精准扶贫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要如期实现脱贫目标,干部是关键。桐柏县委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把精准扶贫要求贯彻到党建工作全过程、各领域,为精准扶贫提供精准的服务和保障。该县积极完善基层民主科学决策机制,对重大事项全面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一提二审三通过”办法进行决策,保障了扶贫资源最大限度地得到有效利用与发挥。为激发基层组织干事创业活力,桐柏县委、县政府全力保障各项经费落实,全面落实村级办公经费和村组干部工作报酬、正常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农村党建工作专项经费。抓实回归创业强化脱贫人才保障。借助实施“人才回归全民创业”战略的东风,桐柏县通过亲情聚人、政策扶持、贴心服务,吸引外出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通过回归人才兴办产业,形成产业引领,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据统计,桐柏县实施“回归创业”战略以来,有300余名返乡人士回乡创办专业合作组织,引导群众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面积达1.2万余亩,对群众脱贫起到了有力地助推作用。“选、管、培”结合,建强脱贫领路人队伍。例如,该县法院115名干警与分包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选派过硬第一书记,倾力推进分包对象脱贫致富,先后协调资金305万余元,用于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同时,该院还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为困难群众义务提供法律服务,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先后举办5场法律知识培训班,有效提高广大村民的法律意识,深受村民欢迎。

与此同时,该县从109个县直单位共400余名骨干人选中选派81名驻村第一书记、110名包联共建党建指导员和70余支扶贫工作队,实现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第一书记”全覆盖,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考核。依托县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累计培训达900余人次。“督、助、评”结合,保障扶贫攻坚出成效。采取多种措施,确保驻村第一书记驻得下、有保障、受重视,精准扶贫出效果。如今,在“党建+扶贫”计划带动下,桐柏县实现了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驻村工作全覆盖,大部分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了,村容村貌改观了,支柱产业壮大了……这一嬗变的背后,是该县持续实施驻村工作的“蝴蝶效应”。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桐柏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过巨大牺牲;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征程中,决不能落下一个老乡!”县委书记莫中厚、县长贾松啸告诉记者,桐柏县认真贯彻落实全省脱贫攻坚第一次推进会议精神,对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五个办法”、“五个方案”进行认真研究,结合桐柏实际,精准谋划,精准施策,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通过抓好“六个突出”,把省委、省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实好,即突出产业扶贫,推动增收致富;突出整村推进,完善基础设施;突出社会保障,共享发展成果;突出机制创新,强化内生动力;突出资金整合,强化脱贫实效;突出攻坚责任,凝聚脱贫合力。我们有理由相信,老区人民好福气,桐柏的明天更美好!(程明辉 杜福建 陈康)